2月26日,市政府与双汇发展举行双汇第三工业园签约仪式。双汇第三工业园的开工建设是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关于漯河“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食品名城”指示、省长王凯“把双汇打造成更具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现代化食品企业”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市委、市政府和双汇共同谋划的标志性项目,也是深入推进双汇“十四五”再上新台阶的重大支撑项目。
产业是发展根基,项目是硬核支撑。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竞争的区域竞争态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上下以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个主要经济指标一路领先、全省领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
拉高标杆系统谋划项目。把握中央和省政策机遇,聚焦“五个围绕”“十个依托”,谋划“十四五”总投资2.2万亿元项目库,按照“确定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催生一批”的要求进行动态完善。
按图索骥招大引强。编制20套全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园区,开展驻地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政企联动招商,出台招商引资考评办法和奖励办法,实行“周动态、月排名、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全周期管理。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8个,总投资额达708亿元,实际引进省外资金增速居全省第五位。
以“三个一批”活动添增量。提出“签约即能落地、开工漯河速度、达产即能入库”要求,擦亮漯河信用、漯河速度、漯河质量品牌,构建项目建设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前两期“三个一批”活动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分别位居全省第三、第二、第一。双汇5000万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从用地报批到开工建设仅用时1个月。卫龙三期产业园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烟厂易地技改扩能等重点企业倍增提速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嗨锅和中粮粮谷面粉全产业链、临颍县海底捞和精密制造产业园、源汇区迪信通智能制造产业园、召陵区正大现代食品全产业链、郾城区益生菌产业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冷链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标志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165个省定、市定重点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分别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7.8%、132.1%。
以“万人助万企”扩存量。坚持破解难题、引导发展、优化服务一体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发“政策计算器”,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建立五级问题解决闭环机制,常态化分级分类解决问题,企业问题解决率保持在99%以上。
以创新和改革提升动力活力。成立6个土地报批技术服务专班,破解项目报批瓶颈,创新采取轻资产项目“拎包入漯”和重资产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至38天。转变观念、开拓思路,盘活资源、整合力量,多措并举破解资金要素瓶颈,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发挥效应。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军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