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报记者 杨三川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但该病是目前已知的少数可防可控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提升广大女性对于宫颈癌的知晓率,增强防病意识,降低患病风险,近期,市中心医院(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漯河医专一附院)与市妇女联合会合作启动“宫颈癌消除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工作。
2022年9月份,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付秀虹主持申报的“漯河市宫颈癌消除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科技项目获批,得到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宫颈癌消除计划就是该项目实施的重要举措。
宫颈癌在我国发病高峰年龄段分别是40~50岁、60~70岁。付秀虹及医护团队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利用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尝试建立消除宫颈癌的促进体系、监测体系和预测体系,旨在形成未病先防、有病早医的防治格局。
付秀虹介绍说,宫颈癌促进体系可以增强妇女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积极参与消灭宫颈癌工作。健全提升宫颈癌防治人员水平,提升专业队伍在宫颈癌防治等方面的能力;监测体系可以实时发现高危人群和高风险地区,指导我们对高危人群重点宣教及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加大高风险地区的人力、财力投入,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应用;预测体系和消除宫颈癌预测模型可对个体进行精准化指导,对我市未来宫颈癌发病情况进行预测,指导及时调整预防模式,更加精准的开展宫颈癌防控工作。
据了解,在宫颈癌消除计划实施中,付秀虹团队负责项目设计、信息录入、统计数据、汇总材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供宫颈细胞学阅片、HPV 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相关服务,明确筛查服务流程项目的具体实施。
市妇女联合会将负责组织开展健康宣教,不断扩大宫颈癌筛查覆盖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适龄妇女接受筛查,鼓励广大女性积极配合参与,增加不同年龄段妇女疫苗接种率。
即日起,市中心医院将在《漯河日报》卫生健康版开设“宫颈癌防治科普知识”专栏,“漯河发布”微信公众号、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配合进行网络转发,广泛宣传宫颈癌防治相关政策和知识,提高广大女性的对于宫颈癌的知晓率和防病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宫颈癌防治的良好氛围。
“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是什么?
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约99.97%的宫颈癌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起。因病因明确、宫颈癌筛查的兴起,HPV疫苗的问世,预防宫颈癌发生成为可能。但目前宫颈癌仍是全球面临的主要公共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女性癌症的第4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
基于完善的防治技术和不尽人意的全球防治现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发起了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行动。2018年5月,WHO宣布了全球消除宫颈癌的行动号召。2020年11月17日再次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宣告全球194个国家在2030年实现“90-70-90”目标,即90%的女孩15岁以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35-45岁女性接受过高质量宫颈癌筛查、90%确诊宫颈病变女性得到治疗。
该目标主要通过三级预防策略来实现。①一级预防:积极推广接种HPV 疫苗,阻断相应亚型HPV感染;②二级预防:普及、规范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③ 三级预防:及时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中国政府全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这意味着,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通过三级预防等手段推动全球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为响应国家政策,助力漯河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漯河市中心医院根据自身优势,结合漯河市实际情况,联合漯河市妇女联合会、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申请到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项目《漯河市宫颈癌消除模式的建议和应用》。接下来2年时间内漯河市中心医院付秀虹将带领专业团队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宫颈癌消除模式的建议和应用开展多方面工作。本系列科普正是该项目的一部分,将从多方面介绍宫颈癌相关知识,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张清伟,漯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兼任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漯河市医学科研管理专业分会常务委员等、《实用医学杂志》、《安徽医药》等杂志审稿专家,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漯河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称号。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0余年,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妇科宫腹腔镜等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