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引导全市人民群众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从本期起,本报开设《身边的阅读达人》专栏,采用人物专访的形式报道百姓身边爱读书、善读书的典型,深入挖掘、展现阅读达人的感人故事,分享读书体验,引导广大市民爱上阅读。敬请关注并提供线索。联系电话:13783065109
《金枝》《兄弟》《秦岭记》《星星上的盐》……谈及近期读的书,吴继红如数家珍。“读书相当于给心灵洗澡,提醒自己不能麻木不仁,不能对枯燥的生活妥协,不能当温水里的那只青蛙。”吴继红说。
吴继红在源汇区文化馆工作,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漯河市委员会委员,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特邀评论员。虽然工作繁忙,但她一直坚持阅读,并在书中寻找灵感进行文艺创作。她的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常见于全国各大报刊。她创作了二十余首原创歌曲、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原创音乐剧,多篇散文、小说、评论等先后被评为漯河市文艺精品、漯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精品扶持项目等。她创作的歌曲《好人》获国家级原创歌词银奖、《我爱周庄》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村歌。
谈及何时与书结缘,吴继红告诉记者,她八九岁时在同学家翻看《故事会》,一下子吸引了她。从那之后,她就爱上了阅读。只要看到书,她就立即拿着读。初中时期,除了看《读者》等杂志外,她还看了《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呼啸山庄》《简·爱》等中外名著。考上师范院校后,学校的图书馆成为她最爱的地方,大量阅读让她的写作能力大大提升。她开始陆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工作后,她买书的开支甚至一度超过了生活开支。结婚生子后,吴继红在家里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儿子两三岁时她就开始引导他读书。在吴继红家的书房里,三个书柜里放了数千本书,床头、飘窗、沙发上也随处可见书。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一家人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平时我喜欢读历史类、人物传记类、文学类书籍。”谈及读书的收获,吴继红表示,读书不仅丰富了知识,还让她体验了多彩的人生。“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让我通过苦难的人生窥见了人性的坚忍;沈复的《浮生六记》、沈从文的《边城》让我感受到了清澈美好的人生;曹雪芹的《红楼梦》、张岱的《陶庵梦忆》让我了解了古代的人世浮沉;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白夜行》让我了解了人性阴暗的一面;鲁迅的《呐喊》《彷徨》让我感受到了时代裂变下人们对真理与正义的探索和追求……”
除了精神上的收获,吴继红的家庭也因为读书分外幸福。在她的影响下,儿子非常喜欢读书和写作,上小学时开始偶尔发表作品。“因为读书多,我儿子非常懂事。我们相处得如同朋友。”吴继红说,每到月底,收到稿费后他们一家人就会找个小饭馆吃饭庆祝,余下的钱再一起买些新书读,其乐无穷。
身边的朋友、同事都知道吴继红喜欢读书,经常请她帮忙推荐所读书目、邀请她参加公益读书活动。吴继红说,读书的意义在于开茅塞、得新知。她愿意带动更多人的爱上读书。如今,无论多忙,她都会每晚坚持读50页书。她说:“一个人把时间倾注在哪里,时间就会在哪里开花。希望更多人能与阅读同行、与好书为伴,让书香致远。”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尹晓玉
统筹 王辉
审读 李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