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平凡映警心 ——追记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民警刘源

2024-09-07 17:00:05

题记

9月2日凌晨2时许,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民警刘源在单位工作期间突发心梗,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10时50分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8岁。

刘源同志因公牺牲后,公安部、河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公安厅、漯河市公安局和临颍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作出批示并发来唁电,对刘源同志因公牺牲致以沉痛哀悼,对刘源同志生前忠诚履职表示高度赞扬。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到家中看望慰问了刘源同志家属,并以各种形式对刘源同志牺牲表达沉痛哀思。

  时间,定格在2024年9月2日。

  那一天,还未来得及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他却走了,走得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告别仪式现场)

警营含悲悼战友,颍川垂泪送忠魂。9月4日上午,在临颍县殡仪馆告别礼堂内,礼兵肃立、庄严肃穆、花圈满放、哀乐低回,长幼悲痛。刘源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中。

(告别仪式现场)

省公安厅、市公安局,临颍县委、县政府等单位相关领导,县公安局全体班子成员、民辅警代表以及刘源生前的亲朋好友、辖区群众等各界代表400余人,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向刘源作最后告别。

告别仪式上,他刚满10岁的儿子,举起右手长时间向爸爸行少先队礼,任谁劝说也不愿放下;

他年迈的父母在亲友搀扶下悲痛欲绝,看一眼再看一眼唯一的儿子;

他志同道合的妻子哭肿了双眼,却再也唤不回那个最亲爱的丈夫;

他并肩作战的同事们脱帽肃立,含泪致哀……

9月4日、5日,记者逐一走近他生前的同事、群众和亲朋,在大家的不舍追忆中,那个乐观、豁达的刘源仿佛又回到了大家身边。


●警号160458   永远刻在人民心中 

他似乎从未离去。

走进刘源的办公室,警号为160458的警服还在椅背上等着他再次穿上出警。警服上,那枚鲜艳的党徽依然闪亮。

 (刘源生前的办公室)

“160458”是刘源在警营的身份代码,它见证了他无数次的深夜奔忙;也亲历了他数次的惊心动魄;它印证着刘源的心跳,也伴随着他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本来计划这几天要一起办这个案子,没想到他却……”他的办公桌上,平摊着几份还未看完的材料。带领记者踏进这间熟悉的办公室,却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皇帝庙派出所所长胡志航忍不住红了眼眶,声音哽咽。

 (刘源生前资料,走访群众)

 刘源虽然年轻,但做群众工作很有方法,辖区群众都很认可他。“对因‘小矛盾’引起的伤害纠纷,刘源也很重视,他总是向群众尽力讲法律、讲邻里关系,陈述利弊,从根源上化解矛盾。” 胡志航对一起纠纷印象深刻。

今年年初,辖区内一名青年小李和母亲在家门口铲雪时,遇到醉酒的李大爷。李大爷以母子俩铲的雪压倒了自家的菜为由,抢夺铁锹阻碍铲雪。推搡之间,李大爷被小李推倒在地,造成肋骨骨折。

接警后,刘源当即赶到现场。通过现场视频和双方陈述,他充分了解了事实经过。随后,刘源告诉小李,他将李大爷推倒造成肋骨骨折。若因轻伤故意伤害被判刑,不仅不利于李大爷的后续治疗,小李以后的人生道路发展也会受到影响。考虑到两家是邻居,关系一直很和睦,该案为偶发事件,他建议调解结案。在他的耐心沟通下,两天后,两家人达成和解。

“刘警官很负责任,今年4月的一个凌晨,我们街区丢失了两只观赏孔雀,接到报警后,刘警官当即带队到现场进行调查,并及时向我们反馈情况。两天便破了案,很好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此后,街区再也没有发生过盗窃事件。”临颍商桥村 “瓦舍里”美食街街区负责人张经理告诉记者。

当时,街区正在建设中,监控设备尚未投入使用。刘源带队连夜查看周边几十个监控设备,根据现场情况,他推断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是开车盗窃。

在查看监控时,细心的刘源通过案发地附近一拐角处监控有人员、车辆经过监控变色的细节,推断出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和逃离路线,综合走访调查的结果,快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他从来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一直这样做。辖区内有两户居民因为花坛问题发生纠纷,互不相让。

这起纠纷的起因并不复杂,王某在自家院墙外修了花坛,邻居张某以花坛过宽,不利于自家车辆出行为由,请王某对花坛进行处理被拒绝,在数次沟通未果后,张某便将花坛一角砸掉。

“这事不大,但源儿哥隔三差五地去群众家里沟通,还请人民调解员出面去调解。两家人见源儿哥把自家的小事当大事看,很感动,最终事情圆满解决。” 回忆起该案,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安鹏辉的眼泪又来了。

(刘源生前资料,为群众调解纠纷)

  “他工作很有方法,往往用一两句话,就能缓和紧张的气氛。”安鹏辉还清晰记得这样一件事:辖区一对夫妻因孩子教育问题发生打斗。妻子林某一气之下报了警,并叫来公公婆婆说理。刘源带队赶到现场时,现场气氛很紧张。林某板着脸,家人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数落丈夫夏某的不是。夏某梗着脖子就是不服气。

“行了,都听我说!”刘源先控制局面。再转向妻子林某问道:“不管对错,大家都当众数落你,你心里啥滋味?”这一问让妻子哑口无言。

“男人都好面子,你也得给他点面子。等俺走了,你让他跪搓衣板、跪方便面,方便面还不能碎咯!”刘源接着说。一席话,让妻子林某忍不住笑出声来。

刘源趁机给他讲夫妻相处之道,子女教育方法。在他的一番劝解下,夫妻相互认错,并在民警和亲属的见证下,签订了和解书,表示以后一定会记住民警的话好好过日子,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13年扎根基层   他为群众工作拼命

   (刘源生前资料)

 1986年2月出生的刘源, 2003年入伍,服役期间,曾五次获“优秀士兵”荣誉称号。2008年退伍后,他于2009年通过招考被临颍县公安局录取。2009至2011年,他在河南警察学院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警察专业课程学习,2011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临颍县公安局巨陵派出所、城关派出所(现新城派出所)、大郭派出所工作,生前系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二级警长。        

2011年参加公安工作后,他入警的第一课是由全国公安楷模、二级英模陈晓磐主讲的,与陈晓磐相似的从警经历,引发了刘源无尽的共鸣,也让他受到了巨大的鼓舞。立志要以陈晓磐为榜样,在基层一线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以青春的力量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

当时,他被分配至临颍县公安局巨陵派出所任驻村民警。他分包的罗山新村是南水北调工程中从南阳市淅川县移民来到临颍县巨陵镇的移民村,各级部门很重视,关注度高,刘源也格外上心。

2011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淅川移民来到临颍县巨陵镇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细心的刘源提前备好苹果、月饼等礼物,节前挨个将礼物送到了村上“五保”老人的手中。

当刘源到患有精神病的村民刘某家时,刘某七十多岁双眼失明的老母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老人得知刘源是刚入警参加工作时,拉着刘源的手激动地说:“新警关怀新村移民,感谢你们有心了!”

 刘源的社交平台上,记录下了初入警时,他的心路历程:“没日没夜地干,终于把移民的户口全部整理出来了!”“巡逻完毕,终于可以睡觉喽!”“无悔公安工作!”……

   (刘源生前资料,走访群众)

2014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刘源被调任城关派出所担任辖区民警,城关派出所身处临颍县区中心,一年的110派警量占全县110警情的50%以上,平均一天出警13起。最高峰时,一天要出警40多起。

2015年大年初一,刘源和同事在所内值班,其间连着出了三个警,全是门店玻璃被砸后现金被盗案件。此后,每隔十天半月总有类似案件发生,且案件都发生在后半夜。

刘源和同事觉得事情蹊跷,经过认真研判,他们决定利用晚上出警的间隙不定点蹲守、巡逻。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12日凌晨,在同事的大力配合下,抓到了这个系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案件办理中,刘源发现嫌疑人李某年仅21岁,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从2014年开始,李某前后盗窃30多起,早年他还因盗窃被判过刑。但李某却咬死不承认自己参与了此类盗窃。

经过深入了解,刘源得知李某还有一个智障妹妹,于是他就多次主动找李某谈心,通过耐心细致的开导,李某如实供述了系列盗窃案件的经过。

 案件破了,可刘源心情依旧很沉重,李某的遭遇让刘源很揪心,他想自己应该为李某做些什么。每次去看守所办事,刘源都会找李某谈谈心,告诫他人生的路还很长,犯了错误还有改过的机会,并鼓励他好好改造。

在刘源的多次劝导下,李某被这位关心自己的年轻警察感动了,他哭着发誓:一定好好改造,以后会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和妹妹。

 “我们都喊他‘拼命三郎’!”临颍县皇帝庙司法所所长张建业主动向记者讲起了他印象中的刘源。有一次,在调解一起高速公路民事纠纷时,二人从下午三点一直调解到晚上十点,饭也没顾上吃。“我劝他说‘咱明天再来调解吧!今天太晚了。’”张建业回忆,刘源丝毫不在意自己累不累,他说,“如果事情到明天有了新变化,咱今天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在刘源的坚持下,终于在凌晨十二点,二人将这起纠纷成功调解。

 “出警不分时段,只要接到报警电话,他挂了电话就直奔目的地。” 安鹏辉记得有好几次,刘源一天要出警十几次,辖区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他跑了个遍,经常是回到所里才发现腿都跑肿了。

 刘源专门在宿舍里放了一个小冰箱,放置一些冷敷用品,以备腿肿时方便冷敷消肿。平时,他还在冰箱里放些食物,以备半夜出警回来充饥。

长期的作息和饮食不规律,让刘源的体重直线飙升。“他也答应大家,一定会注意作息和饮食,让生活规律起来,慢慢减重。”同事们都说,他这是长期积累的“过劳肥”。虽然他口头上答应了大家,可是警情一来,群众才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人。“群众的事儿都是大事儿,晚睡一会儿,少吃几顿不算啥。”

(刘源生前资料,开展消防安全宣传)

一次,刘源痛风发作,痛得实在走不了路,便向胡志航请假,胡志航让他多休息几天,等病好了再上班。没曾想,两天后,刘源又出现在派出所。“你咋来了?”胡志航问他。“脚不太痛了,能走路,工作还没干完,我不放心。”刘源笑嘻嘻地说。

“刘源能力出众,能又快又好地处理案件,经他处理的案件没有信访发生。”胡志航说,在今年的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刘源更是主动加压,结合辖区夏季社会治安情况,把日常深入基层当做“走亲访友”,辖区居民看见刘源的一身警服,听见他爽朗的声音,安全感也倍增。

 (刘源生前资料,检查消防设施)

  “从警13年来,不论寒冬三九还是酷暑三伏,他总是坚守在岗位上;不论是矛盾排查还是侦办案件,他总是奋战在一线;不论是抗击疫情还是防汛抗旱,他总是主动请战。”漯河市公安局副局长、临颍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张科介绍说,刘源从警以来,相继处置各类警情六千余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两千余起,破获各类案件四百余起,救助各类人员八百余人次。他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坚守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因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他被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功”,2018年被评为“临颍县公安局先进个人”,2023年被临颍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公务员”,2024年被市公安局授予“公安机关成功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绩突出个人”。


●双警家庭  双倍的平安守护

2015年8月,刘源夫妻作为“85”后警营小夫妻的优秀代表接受了本报专访。当时刘源打趣说,“退伍之后,我的青春就彻底交给了公安事业。半夜起床的次数比新兵连晚上紧急集合的次数要多几倍。有时候晚上忙一夜,头天的晚饭就和第二天早餐一起吃了。有时恨不得把自己给劈两半,一半处理案件,一半调解纠纷……后来,我又发现,把自己劈两半,也是不够用的。当警察就是这样,不属于自己,属于全辖区的老百姓,只要辖区老百姓平安满意,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刘源的妻子吴方方和他一样,不仅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警察。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梦想,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婚后的生活忙碌而甜蜜。

然而,双警家庭的夫妻二人要肩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责任和压力。作为派出所的骨干,刘源无暇顾及家中老小,家、工作、双方老人、年幼的孩子,重担都扛在吴方方的肩头。夫妻俩连续半个月乃至一个月见不到面是常态。

 近几年,夫妻俩的工作愈发忙碌。忙碌的工作加上不规律的作息饮食,两人的健康都发出信号。刘源患上了痛风和高血压,吴方方也患上了甲状腺疾病。心疼夫妻俩,刘源的父母和岳父母就担负起了照顾刘源儿子的任务。

  “上周六,源儿回家给小孙子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10岁生日。没想到,仅仅隔了一天,他突然就走了……” 9月5日下午,在刘源家中,悲痛中的刘源妈妈泪流不止。

她说,8月31日,是个星期六,那天是刘源儿子的生日,难得休息的刘源将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岳父母等都接到一起给儿子庆祝生日,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开心地吃了顿饭。谁曾想,这竟成了他与亲人们的最后一面。

9月1日一大早,刘源驾车回单位上班。临走前,他像往常一样说了句,“妈,我上班去了!”。而这,也是他留给母亲的最后一句话。

当晚7点半左右,妻子给刘源打电话。当时,刚处理完一起警情的刘源正在吃晚饭。“那天是孩子第一天开学,我们聊了孩子的学习,我还说,他给孩子买的新鞋,很合适,等天冷了再穿。” 吴方方掩面低泣,她没想到,这竟成了夫妻俩的最后一次通话。

2024年春节期间,正值辖区内景区旅游高峰。亲友们实在想念连续十几天在景区执勤的刘源,便开车到景区看望他。“没想到他恁辛苦,腿肿的老高,心疼人……”提到当时的场景,刘源的二姨泣不成声。

 (刘源生前资料,帮助群众)

“昨天晚上你没睡?”“昨晚值班出警了!”律师张晓丽是刘源的表姐。一问一答这两句话是她和他之间最常说的话。有几次,张晓丽上午去派出所见到他都是没睡好的状态。

在她的印象中,刘源是一个很普通的民警,但他是一个心善温暖的人,对群众就像待家人一样足够真诚。每次亲戚团聚,他总是缺席的那个人。“源儿又值班去了,大家都习惯了。”张晓丽说。

刘源妈妈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药盒给记者看。身患多种疾病的她需要常年服药,为了避免妈妈记错每天服药的种类和次数,孝顺又细心的刘源买了一个药盒,将一周内妈妈每次需要吃的药一一装了进去。

两个月前,刘源妈妈因肾脏疾病需要到郑州住院治疗,刘源请假到医院安顿好母亲的住院事宜,将母亲托付给小姨照顾后,又返回单位一头扎进了工作里。

“前几天我还对他说,抽个时间陪我去医院复查吧!他总说,再等等,等我不忙了带你去!”刘源妈妈说,“源儿从小就有当兵梦,当警察的梦。儿子儿媳都是警察,我很自豪!我支持他们,体谅他们。”

刘源爸爸在手机上翻出了几段刘源夫妻俩在附近幼儿园义务开展安全教育的视频。视频里,刘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耐心地讲解着安全知识。听着他清亮的声音,看着他熟悉的身影,一家人泪眼婆娑,只是再也触摸不到他了。

“源儿是个热心肠,我家附近夜市摊儿多,常有喝醉酒的人躺到路边。有好几次,源儿看到后主动上前打电话通知他们的家人来接。” 刘源的岳父回忆,刘源总说,他是警察,不论是不是工作时间,看到这情况都有责任管一管。

刘源妈妈回忆,小区里遇到邻里闹矛盾,刘源都会主动去调解。“他这是职业习惯,看到别人有难事儿就想帮一帮。”

在周围人眼中,刘源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活力十足,见人总是笑眯眯地热情打招呼,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

但在家人的记忆里,他是忙碌的,劳累的。

“他太累了,有时吃着饭都能睡着,给俺孙子讲着故事也能睡着。”刘源妈妈哽咽着说。如今,刘源终于可以安心地睡了,留给家人的却是无尽地思念。

刚刚10岁的刘源儿子,看似似懂非懂的年纪,其实已知道爸爸的离去意味着什么。每天晚上想爸爸时,他就把头埋在被窝里默默流泪。

吴方方对他说,“爸爸和小狗毛毛一样,上太空了,等到你长大他就回来了。” “妈妈你别骗我了,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想哭,我就是想爸爸了。”母子俩互相安慰着。

 “嫁给他,我不后悔,我们俩都是人民警察,我为他而骄傲!今后我会好好照顾孩子、孝敬父母,替他守护好这个家。” 吴方方擦干眼泪,与记者一起翻看刘源在军营的照片、他们青葱岁月里的合影……

她说,刘源喜欢历史,爱研究三国文化,还给儿子买了很多书籍,陪儿子一起学习历史。他的微信昵称叫刘小备,也许,做一个像刘备一样重情重义、仁爱担当的警察,是他的梦想吧!


●追思如潮忆初心  英模精神永续传

  “沉痛悼念,我的战友,皇帝庙派出所民警刘源,朋友圈那个可爱的刘小备。”

  “我的警校同学,永远定格在38岁,你14年前的身影我们都还历历在目,13年前的一别,用这样的方式再次告别,你太不够意思了,我们真的无法接受。战友一路走好!”

“党培育的好战士,一路走好!”

 “致敬人民的好警察!”

  ……

 朋友圈里、评论区里,追思如潮,大家纷纷这样留言。


 采访中,不少群众纷纷表达着惋惜之情。临颍县皇帝庙乡前张村人民调解员张红伟听闻刘源离世,悲痛难掩。他曾和刘源打过四五次交道,在他的印象中,刘源对群众的事儿很用心,他说,“村里老少爷儿们都说这个民警可不赖,懂得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处理问题,做事负责任。对于赖皮村霸,他从不畏惧,该批评就批评,该教育就教育。”

“刘源的不幸离世,我和大家都很震惊、很悲痛,他不仅是我的好同事好战友,也是群众的贴心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陈晓磐说,刘源虽然走了,他的敬业、幽默、真诚和乐观永远留在了同事和群众心中。

“刘源热爱公安事业重于生命,他爱辖区群众重于爱家人,他无愧于自己热爱的公安事业,他无愧于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临颍县公安局政委王少民表示,临颍县公安局将继续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汲取榜样力量,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铁军,为一方百姓的平安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他们有的与犯罪分子英勇搏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有的在群众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拼尽了最后一份力;有的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刘源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但他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上的忘我精神已深深地铭刻在群众心间,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和战友。

刘源走了,走的那么突然;

刘源没走,万千公安干警皆是他;颍川上空、沙澧大地皆有他!

漯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丽霞  薛宏冰



(刘源告别仪式视频)


(同事、群众对刘源评价视频)


(刘源生前与妻子到幼儿园上安全教育课视频)


编辑:李江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