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漯河交通成绩单!

2025-02-13 12:26:52

2024年,漯河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核心,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优势转变,全力建设全省特色物流枢纽经济先行区,苦拼实干、担当作为,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综合交通路网  通行能力节节攀升


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平漯周高铁项目年度完成投资27.49亿元,建设稳步推进。周漯平高速节点性重点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5%,路基工程有序开展,完成年度投资9.7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40% 。国道107东移新建工程圆满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城区段年底通车目标,漯周路以南路基路面和上跨漯阜铁路立交、下穿宁洛高速公路等节点工程正在推进,实现投资15.4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15亿元的103%。S510漯舞快速通道项目各路段施工进展顺利,完成年度投资3亿元。同时,西环二期、龙江路西伸项目前期工作同步开展。2024年4月,全省普通干线公路项目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国道107新建工程项目现场召开,漯河重点项目建设经验获认可并作典型发言。

路网通行能力显著增强。投资1.5亿元高标准应对“国评”,对G344东灵线等道路进行整治,完成G329舟鲁线泥河桥等桥梁病害修复和设施完善,4条养护修复、加固项目完工通车,道路技术状况和通行能力大幅提升,获国评组肯定,受省交通运输厅通报表彰。在农村公路方面,健全完善“路长制”,开展“养护大会战”,修复路面2.7万余平方,整修路肩、疏通边沟450余公里,更新标线230余公里,补栽路树1.3万余株;开展农村桥梁“消危行动”实现危桥清零,实施安防提升工程62公里,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畅、洁、绿、美、安的农村公路环境。

服务乡村振兴成效突出。强化“农村公路+”助力作用,支持县区建设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舞阳县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37.5公里;召陵区投资2871万元,完成项目建设23.2公里;临颍县、郾城区、源汇区等积极推动各类农村公路建设。全市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13.9公里,完成危桥改造28座,分别占民生实事年度目标的142%和140%,省定民生实事提前超额完成,建设经验被新华网刊发报道,市局和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分别荣获相关先进称号。



内河航运蓄势  发展蓝图逐步铺展


顶层设计规划长远。贯彻落实省相关战略部署,漯河市政府出台《漯河市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内河航运至2035年“32361”中长期发展目标。漯河港总体规划由市级提升至省级层面编制,已编制完成报省政府审批。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省长王凯等领导莅临漯河港调研,为其发展指明方向。漯河港扩容提升项目已完成立项核准,开展初步设计,征地拆迁启动;漯河港中心港区召陵作业区工程(一期)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抢抓省内河航运“11246”发展机遇,提请省政府将漯河港作为全省重点港口发展,推动市政府与省交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推动漯河港扩容提升和漯周段航道“四升三”等重大项目建设,合力构建“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全力打造绿色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内河航运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对外合作持续深化。与安徽芜湖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加强港航企业合作。新增客户10余家,拓展小麦贸易等业务,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开通“漯河—凤阳”集装箱航线,开展煤炭多维服务。在通航水位影响断航近4个月情况下,漯河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62.37万吨,同比增长73%,再创历史新高。


运输服务转型  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客运服务品质升级。开通优化公交线路19条,公交线网覆盖率超95%,探索新营运模式,推广公交标准化服务,公交满意度提升,相关事迹被主流媒体报道。深化万村通客车工程,新开通和优化调整多条城乡线路,开通定制客运、旅游专线等,推进客邮融合,交邮联运线路业务量增长。去年全年,我市客货运周转量综合增速12.41%,高出全省平均增速6.4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运行指标持续两年高位增长,拉动了我市经济发展,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予以通报表扬。

交通物流蓬勃发展。建成9家智慧网络货运平台,双汇网络货运平台成效显著。冷链物流发展强劲,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38家,在全国冷链物流相关排名中成绩优异,两家企业获国际公路运输(TIR)资质,填补国际货运空白。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普货动态监控技术2G升4G工作,以智能视频技术主动防护驾驶员行车安全,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我市2G升4G覆盖率 100 %,数据直连省平台率 88.35%,数据直连省平台率全省第一,全省普货车辆动态监控升级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

综合交通枢纽蓄势待发。市政府与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市邮政业安全发展服务中心成立。编制相关规划,支持物流园区和项目建设,为特色物流枢纽经济先行区建设提供支撑。


行业治理为重  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调整大厅窗口,制定便民措施清单,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全年办理2450件。实施全流程不见面审批,办理“跨省通办”业务494件,受到省厅主要领导表扬。着力打造叫得响的信用交通漯河品牌,“信用+公交”“信用+维修”应用场景建设,得到省厅高度认可,在全省交通运输“信用+”应用场景建设座谈会上,我市围绕“信用+公交”、“信用+维修”工作做典型发言;省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简报第7期专题刊发我市信用交通工作,“信用+公交”工作被《中国交通报》宣传报道。

法治交通建设成果显著。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测试,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公示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评查执法案卷,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立法,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一审。

智慧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建成9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提升执法质效。落实扬尘管控等环保措施,推动交通工具向“新”向“绿”,发放补贴资金1953.86万元,在全省率先发放冷链货车设备更新补贴,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严守安全底线  交通形势平稳有序


交通执法有力。联合周边县市开展32次跨区域专项行动,查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1235台,“百吨王”177台次,卸载货物5万余吨,协同公安记分、行政拘留违法人员,打击非法营运,查处客运违法违规车辆和网约车平台,在全省交通执法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专项治理扎实。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在道路运输、公路运营、水上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排查整改隐患,整治国省道平交路口和桥梁隐患,保障各领域交通和工程质量安全,发挥铁路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治理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隐患。


夯实基础  党建激发澎湃活力


党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引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上求实效,实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双提升”。成立行业党委,全面加强货车、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以“车轮上的党建”工作高质量保障行业发展高质量。推动双汇、泰威物流园货车司机暖心驿站建成,新建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司机小站(驿站)”,为“两类群体”提供平价餐饮、休息沐浴、加油充电优惠等服务。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98个。利用新提拔、调任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以案促改等形式,切实防患于未然。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挖掘和宣传行业文化、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许汝古官道(小商桥)入选2024年度“最受欢迎古道”。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群众来信来访等,积极耐心回应各界关注关切,荣获“2024年度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加强行业工作宣传报道,全方位展示新亮点、新气象,荣获“2024年度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24年,漯河市交通运输系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漯河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国霞

图/漯河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统筹/杨会枝

审核/刘志强


编辑: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