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的风,吹到了星级酒店。最近,各地的大酒店,不少都在门口开始摆摊儿了,以“地摊价”售卖凉菜、卤味、包子等平价美食,吸引市民排队尝鲜。部分高端宴席上的精致菜品,如今也以亲民价格走入街头,主打一个“地摊价格,大师手艺”。
一时间在网上网下吸引不少人关注,是无奈自救,还是“降维打击”?引起许多网友争相讨论。
▲郾城大酒店便民服务点排起长队 张伟伟 摄
有不少网友评论“感觉挺好,大厨主理,经济实惠”“赚钱是最大的体面”“亲民接地气,我也想买”也有网友慨叹“真卷啊,大饭店都撑不住了”“这是降维打击”“行业寒冬,活着真难”。
从形式上看,从“高大上”到“烟火气”,这场舌尖上的转型,是一场由精致包间与路边小摊双轮驱动的商业实验,也是一场高端餐饮与人间烟火的双向奔赴。
当星级酒店也开始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严肃的星级主厨或经理,也开始在摊位前一边吆喝一边打包,视觉对比与感觉错位一时拉满。
至于效果如何,以漯河一家酒店为例,夜市摊摆出当天,流水就有8000多元,第二天直接卖了两万多。往往出摊一个多小时,所有菜品就卖得精光。当曾在云端的星级酒店融入人间烟火,或许会发觉,那个之前被敬而远之的广阔市场,原来也这般温暖。
▲金凤凰大酒店门口中午售卖盒饭 张伟伟 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高端餐饮市场遭遇山穷水复,却在马路边柳暗花明。这样的新实践、新出路,会不会成为星级酒店今后“两条腿走路”的一种新常态,值得拭目以待。
面对这种市场下探,有网友点赞,也有网友感叹。其实,从目前形势看,倒不必勉强给予更多解读,乃至赋予其过多悲壮色彩,不如看成一种向新而行的积极尝试。不像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倒是貂蝉唱歌——有声有色,街头排队购买的人群就是最好的明证。
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来看,新形势下,餐饮行业供需关系改变,酒店摆摊本就是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资源优化,没必要大惊小怪,硬贴一个惊悚标签。很多时候,市场主体还未发声,倒是在网络上引起一场不切实际的流量狂欢。大酒店卖几只烧鸡几个凉菜,也称不上“降维打击”。
▲晨光餐厅便民外带菜品服务点 网络图源
网络显示,如今不少大酒店摆摊的精美菜品中,卖得最好的不是高端菜肴,而是更加亲民的包子和花卷。
这也预示,日常餐饮,才是民生的底色。大酒店摆摊,让实惠重入菜单,以品质重聚人气,这恰是行业健康升级的契机。
中国经济是一片汪洋大海,韧性和底气十足。时代呼啸向前,贸易大战、关税壁垒、工业转型、地产震荡……经历了大风大浪,一时的涟漪,不必风声鹤唳,更需战略定力。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市场有“两只手”。一只是政府看得见的手,一只是市场无形的手。
未来如何,不妨交给市场。
文 字:张伟伟
责 编:张伟伟 丨 校 对:王麓棣
统 筹:周鹤琦 丨 审 核:李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