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引领,共绘未成年人保护新图景

2025-07-17 18:13:02


7月17日上午,漯河市源汇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艳杰带领调研组一行对源汇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源汇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晓辉,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文刚及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干警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源汇区人民检察院涉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漯河市万安医院。在实地了解该基地未成年人帮扶教育工作机制、流程、人员配备和相关监督管理措施等情况后,调研组对其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观护帮教基地采取专业帮教与社会帮教相结合,思想矫治与心理矫治、行为矫治相融合的工作模式,引导涉罪未成年人纠正思想与行为偏差。通过组织帮教对象参加关爱老人志愿服务、亲情关怀、劳动实践等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回归社会的信心,也让他们在帮教活动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真正实现“安其心,育其行,正其性”的目的。

随后,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源汇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大数据法律监督指挥中心等场所,详细了解近年来我院在深化未成年人“双向保护”、推动“六大保护”融合、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履职成效。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调研组详细了解我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集“心理干预、司法救助、法治教育、社会支持”为一体的办案模式。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接地气的普法宣传案例让参观的各位代表连连称赞。

座谈会上,源汇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晓辉全面汇报了近年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一是精准帮教筑牢双向保护防线。坚持“保护与惩治并重”,对涉罪未成年人落实宽严相济司法政策,规范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深化社会调查与帮教考察,注重通过法治教育、心理干预引导回归正途。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持“零容忍”,强化“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多元帮扶,实现司法保护与社会救助无缝衔接。二是综合履职深化全链条保护格局。依托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办理优势,深化“一案多查”机制,在办好刑事检察案件的同时,强化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权益及公共利益保护。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干预等机制,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完善关爱服务体系,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三是品牌升级构建沉浸式普法生态。强化数字赋能,研发上线“星光明智未检司法保护平台”,融入科技互动元素提升体验感,优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模式。结合开学季、宪法日等节点,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与实效性,持续擦亮未检工作品牌。

听取汇报后,与会人大代表重点就如何加强犯罪预防、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强化部门联动、聚焦监护人法治责任、构建社会化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源汇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艳杰强调,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司法保护有力度,创新举措有亮点,队伍建设有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系统思维。未成年人保护是“国之大者”,检察机关要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将未检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推动形成“司法保护牵头、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立体化保护格局。二要突出品牌特色,提升工作质效。依托“星光明智”未检品牌,深化“办案+预防+帮教”一体化机制,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从做好高质效办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保护角度出发,积极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发力,落实好未成年人保护主体责任。加大协作联动力度,持续推动强制报告、控辍保学等制度走深走实,筑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三要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提升。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未检队伍,锻造复合型未成年人检察力量,继续做好一站式办案中心、观护帮教基地、法治宣讲阵地的建设工作,深化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

下一步,源汇区人民检察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牢固树立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司法理念,深入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数字赋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案件,做实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涉罪未成年人挽救以及未成年被害人的关爱保护工作,促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以更高质效的检察履职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


通讯员:范明星 吴朦

统筹:张丽霞

审核:刘志强

编辑:李江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