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昭日月 英名耀千秋——“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一(上)

2023-09-13 09:06:42

今年5月23日,《漯河日报》05版以《讲好岳飞故事 弘扬岳飞精神》为题报道了记者寻访岳武穆祠的情况。岳武穆祠位于今郾城区忠义街北头,历史上虽多次重修,但今已不存。据地方志记载,岳武穆祠在明朝时叫岳忠武庙,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修建。这在史料记载中是比较早的。


01
陈玑李孝修建岳忠武庙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傅豫纂修的《郾城县志》卷之七《艺文篇》记载了明王诰撰写的《郾城县岳忠武庙碑》碑文。碑文记载,乙卯年,即明嘉靖三十四年,陈玑和李孝修建岳忠武庙。此二者何人?

陈玑,字天仪,嘉靖癸未(1523年)进士,明朝风宪官,今源汇区大刘镇大陈村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赵应式纂修的《郾城县志》开篇序言即为陈玑所作,时间为“嘉靖三十三年岁甲寅夏六月望日”,落款为“赐进士中宪大夫、湖广按察司副使、致仕邑人陈玑序”。该县志卷之三“皇明进士”题名中记载:“陈玑,天仪,‘姚涞榜’嘉靖癸未。任县、新城知县,户部郎中,汉中府知府,湖广按察司副使。”陈玑在嘉靖癸未科殿试中与王诰一起被赐予第三甲同进士出身,而姚涞被赐予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在殿试金榜名录中排名第一,即状元,故当年的金榜称“姚涞榜”。古代御史是监察官员,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明代,按察使掌管一省监察之事。陈玑为官清廉,法纪严明,皇帝为表彰他的事迹,命名他的家乡为“风宪里”。因此,大陈村在明、清时期被称为“风宪里”。

李孝,山东人,监生,嘉靖年任郾城知县。崇祯七年(1634年)十月初二任郾城知县的李振声(甲戌进士)在其篆修的《郾城县志》“皇明职官·知县”题名中记载:“李孝,山东长沙人,监生,嘉靖年任(知县)。”而在王诰撰写的《郾城县岳忠武庙碑》中记载,李孝为山东常山人。陈金台篆修的《郾城县记》中特别指出:“常山应作长山,《职官表》李孝山东长山人。”大概“长沙”是“长山”之音误。

《郾城县岳忠武庙碑》记述了陈玑和李孝修建岳忠武庙的情况。


02
王诰:《郾城县岳忠武庙碑》


“姚涞榜”显示,王诰和陈玑是同榜进士,被赐予第三甲同进士出身,陈玑排名第177、王诰排名第224。

王诰(1498年—1557年),字公遇,号棠溪,河南西平人;明嘉靖癸未进士,户部郎中,平定大同兵变,先后任山东东昌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山西布政司副使、佥都副御使、南京户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使、总督漕运,兼抚淮南地方,荡寇剿倭,屡建奇功,为大明江山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讲好岳飞故事 弘扬岳飞精神》一文中,记者引用了《郾城县岳忠武庙碑》一些句子,现完整展示王诰撰写的碑文。

碑文:有宋岳忠武王,精诚振激,英爽群蒿,生前经略征战之场,尤其陟降薄游之昭著者,若郾城,可以建庙祀矣。先是庙湫隘,匪惬神栖,邑莲斋陈公佥志、邑侯泺阳李公以岁德乙卯之二月,辟地鸠材,培新拓旧,肖中庙貌四楹,前唐重门八楹,别馆周垣,罔不整翼,请檄台省于春秋牢醴,夙夜裸将之具,罔不克洁。是岁冬十一月庙落成,工祝致辞,毖禋雍肃,祔庙以烈文侯宪、承宣使子云,露台反接以彼时逆辈,凡以规制,下称郾人敬悫之思,而上慰王神于冲漠也。

王之声烈昉于郾兵再捷之时,河北会期,中原响应,长驱直捣,势拟破竹。使高宗攘己之私不萌,时相误国之奸不售,弦矢泛辞不发于书生,纵虎厉阶不生于长舌,则虞渊取日作京配天王,亦大享于宋宗庙血食,而杭宋岂偏安之陋宇哉?兴言及此,愤惋竞切,好德秉懿。于是乎,在将以廉顽立懦支持世教,不独以劳定国、以死勤事之承祭义云也。

二公于郾,乃其长育游宦之邦,神兹顾歆,先哲仰止,可谓能自得师矣。陈名玑,出身癸未进士,历宪湖省。李名孝,鲁常山选贡,莅郾有声,盖方晋其未艾也。作庙之役,适观乃成,其颂曰:

有宋虎臣,建康一旅,届命淮堧,摧坚郾墅。

仙镇长驱,金诏中沮,黄龙遗恨,青城咨女。

既揭天日,廓清寰宇,恩覃秩祀,宣昭心膂。

曰维郾疆,会是捍御,压境掉鞅,巨浸砥柱。

仰酬懋庸,褒嘉颜梠,鸾拱螭石质,鸟革翚羽。

爰眷灵栖,载妥神主,维牲牷腯,维馨稷黍。

仿佛钲帜,窈窕祝敔,颙孚下观,穆清上处。

孔惠孔时,以旸以雨,先民有作,王神乐胥。


03
《郾城县岳忠武庙碑》赏析


陈金台,陈玑后人,清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历任户部陕西司主事、度支部制用司主事等,宣统二年(1910年)任安徽滁州(直隶州,即直属省的州)知州。辛亥革命后,陈金台从滁州返回郾城,致力于地方的教育事业,1915年与叔父陈伟勋着手纂修《郾城县记》。时隔两年,其叔父病故,他独自担起纂修《郾城县记》的重任。1923年,《郾城县记》未成而陈金台卒,周世臣整理成书。《郾城县记》出版后,在方志界震动很大,誉之者称为中州方志名著,为后世研究郾城历史乃至漯河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郾城县岳忠武庙碑》里引用了大量历史知识和典故,且有的内容与陈金台篆修的《郾城县记》有出入,为便于理解碑文内容,记者特对关键或生僻的字、词、句注释如下:

英爽群蒿:“群”字,原文为“羣”,是“群”的繁体字;陈金台《郾城县记》里为“焄”,音xūn。焄蒿,祭祀时祭品发出的气味,后亦用指祭祀。“羣”与“焄”字形相似,疑为抄录时笔下误。据上下文逻辑,“焄”字更为恰切。

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薄游:为薄禄而宦游于外。

湫隘(jiǎo ài):低洼狭小。

陈公佥志:陈公即陈玑。《郾城县记》里为“陈公佥宪”。佥宪(qiān xiàn),佥都御史的美称。

李公:即后文说的李孝。

乙卯: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辟地鸠材:“鸠”通“就”,就地取材。

前唐:“唐”通“堂”。

罔不整翼:罔,意为没有、无。罔不,双重否定,意为肯定。

春秋牢醴:春秋,指春祭和秋祭。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醴,甜酒。

裸将:应为“祼将(guàn jiāng)”之误。出自 《诗经·大雅·文王》:“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祼,古代一种祭礼,在神主前面铺白茅,把酒浇茅上,像神在饮酒,也称“灌祭”。将,行,行礼。

工祝:古代祭祀时专司祝告的人。

毖:谨慎小心。

禋(yīn):祭祀。

祔庙以烈文侯宪、承宣使子云:祔(fù),古代的一种祭祀,即后死者附祭于祖庙。烈文侯宪,指南宋名将张宪,岳飞心腹爱将,封烈文侯。承宣使子云,指岳飞儿子岳云,岳飞曾任承宣使。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祭祀岳飞时,同时祭祀张宪和岳云。

彼时逆辈:指害死岳飞的四大奸贼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

凡以规制:《郾城县记》为“凡所规制”。

悫(què):诚实。

上慰王神于冲漠:王,岳忠武王,即岳飞。冲漠,虚寂恬静。

昉(fǎng):明亮;开始。

郾兵再捷:《郾城县记》为“郾城再捷”。意即郾城大战、郾城大捷。《宋史·岳飞传》有“方郾城再捷”之句。

河北:黄河以北。指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纷纷响应。

长驱直捣:郾城大捷后,岳家军乘胜追击,在朱仙镇再次大败金军,岳飞发出豪言壮语:“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使高宗攘己之私不萌:使,假使、假如。高宗,宋高宗赵构。攘己,“攘为己有”的缩写,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私,自私,私心。萌,萌芽,开始发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宋高宗没有产生私心,岳飞也不会蒙冤被害。有人认为,岳飞主张抗金迎回被金掳走的徽宗、钦宗,宋高宗因私心并不全力支持。

时相误国之奸不售:时,当时。相,指宰相秦桧。误国之奸,秦桧是主和派,主张宋金议和,向金割地称臣纳贡,并打击主战派,迫害名将岳飞等。秦桧认为,岳飞是宋金议和的障碍,因而设法谋害岳飞。售,施展。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秦桧的误国奸计没有施展。

弦矢泛辞不发于书生:弦矢,弓箭。泛辞,浮泛不切实的话。书生,比喻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践,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这里指文臣。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没有朝中文臣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

纵虎厉阶不生于长舌:出自《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这是一首讽刺周幽王宠幸褒姒乱政亡国的诗。纵虎,有纵虎出匣、纵虎归山之说,都是指放纵老虎,埋下隐患。阶:阶梯,根源。厉阶,指祸端、祸患的来由。长舌:古人认为长舌善谗。本句中,长舌指秦桧之妻王氏。岳飞被陷害入狱,秦桧迟迟无法给岳飞定罪,妻子王氏提醒秦桧做事要果断。秦桧当即下定决心杀害岳飞。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没有长舌妇王氏的谗言埋下隐患。以上四句话是一组,如果这四种情况没有发生,岳飞就不会蒙冤而死。

虞渊取日:虞渊,传说为日没处。取日,迎回落日。承接上文内容,假如岳飞没有被害,郾城大捷后乘胜追击打败金军,则可以迎回“二圣”。

杭宋:南宋都城在杭州,古称临安。

兴言: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廉顽立懦支持世教:廉顽立懦,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世教,当世的正统思想、正统礼教。

二公:上文提到的陈公和李公,即陈玑和李孝。

长育游宦:长育,养育,使之长大;引申为培育。出自《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游宦,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长育,指陈玑,郾城人。游宦,指李孝,山东人。

湖省:《郾城县记》为“湖广”。明代省名,指湖北、湖南。元代置湖广行省,辖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及广东雷州半岛等地。明代和清代后只辖湖北、湖南,但仍沿用“湖广”这一称呼。

鲁常山选贡:明制,于岁贡之外考选学行俱优者充贡,因有此名。李孝是从山东选贡到郾城为官。

适:正好,恰好。

观(guàn):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观是朝廷宫门外高台上修筑的一种观望台,也可以在上面悬挂旗帜、告示之类,又称为“阙”,宫门左右两边各一个。这种建筑最开始具有军事防御作用,后来逐渐泛化,类似的仿建筑也产生了,意思也就产生了变化,泛指高大、华美的建筑。

建康一旅:《宋史·岳飞传》记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杜充守建康(今南京),金军攻打时降金。第二年,岳飞在牛头山大败金兀术,收复建康,名声大振。飞上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皇帝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堧(ruán):水边的空地。

摧坚郾墅:墅,乡野的草房。本句指郾城大捷。

“有宋虎臣”句:赞岳飞是南宋猛将,打败金军收复建康,又平江淮有功,并取得了郾城大捷,战功显赫。

仙镇长驱:岳家军郾城大捷后,又在朱仙镇大捷,准备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府。

金诏中沮:“沮”通“阻”,阻止,阻遏。朱仙镇大捷后,皇帝十二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致使抗金大业受阻。

黄龙遗恨:岳飞直捣黄龙府,彻底打败金军的计划破灭,令人遗恨。

青城咨女:青城,宋斋宫名,在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一在南熏门外,为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东京城陷落,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至南青城。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大梁城南五里号青城,乃金国初粘罕驻军受宋二帝降处。”咨:感叹声。女(rǔ):汝。此句感叹靖康之耻。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仙镇长驱”句:述说岳飞郾城大捷后朱仙镇大捷、奉召班师,并感叹其壮志难酬。

既揭天日:指为岳飞平反雪冤。

廓清寰宇:清除和肃清天下邪恶与非正义的事物。

恩覃秩祀:覃,远的恩德。秩祀,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

宣昭心膂:宣昭,宣扬、显扬。膂(lǚ),脊梁骨。心膂,指心与脊骨。

“既揭天日”句:意为已经为岳飞平反昭雪了,天下清朗,朝廷恩典,按礼分等级进行祭典,以宣扬岳飞是国家的主心骨和民族脊梁。

捍御:防卫;抵御。

掉鞅:从容不迫。

巨浸:大水,指大河流。

“曰维郾疆”句:赞颂郾城大战中,虽然金军大兵压境,但岳飞从容不迫,率领岳家军以少胜多,是真正的中流砥柱。郾城大捷是岳飞一生中最辉煌的战役,是与金军精锐的一次巅峰对决。

仰酬:恭敬报答。

懋庸:大功。

颜梠(yán lǚ):“颜”通“檐”。即檐楣。

鸾拱螭石质: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石质(zhì),柱下石。

鸟革翚羽:革,鸟张翅。翚(huī),羽毛五彩的野鸡。这句话意为像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形容宫室华丽。

“仰酬懋庸”句:意思是说,为了纪念岳飞的巨大功绩,岳忠武庙檐楣上悬挂褒奖的匾牌,拱上画着鸾鸟,柱子下面的石头上刻着螭,建筑气势恢宏、精美绝伦。

爰眷灵栖:爰,用在句首或句中,起调节语气的作用。眷,本义指回头看。灵栖:佛寺,这里指岳忠武庙。

载:承载。这里指供奉。

神主:指古时为已死的君主诸侯做的牌位,用木或石制成,即神位。

维牲牷腯:维,句中语气词。牲,古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牷,古代用作祭品的纯色全牲。腯(tú),(猪)肥。

维馨稷黍:馨,指散布很远的香气。稷,本义是一种粮食作物,一说为谷子,一说为高粱,一说为不黏的黍。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又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国家的代称。黍,中国历史上最早被驯化的作物,被作为祭祀祖先的供品,以示不忘先祖给后代带来赖以生存食粮的恩德。稷黍,泛指五谷,有传播很远的香气,古代用作祀神的祭品。

“爰眷灵栖”句:意指岳忠武庙建成后,这里供奉着岳飞的牌位,祭牲毛色纯正、膘肥体壮,祭品丰盛完备、香气飘飘。

仿佛钲帜:仿佛,似有若无貌,隐约貌。钲(zhēng),古代行军时的打击乐器,有柄,形状像钟,但比钟狭而长,多用铜制成。帜,旌旗。

窈窕祝敔:美心为窈,美状为窕。窈窕,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意为美好。祝敔(zhù yǔ),“祝”通“柷”,乐器名,即柷敔。本句引申为庄严肃穆的祭祀音乐。

颙孚下观:颙(yóng),仰慕。孚,使人信服。下观(guān),出自《易传·彖传上·观》:“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易传》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彖(tuàn)”相传是一种神兽,口齿锋利,可咬断铁器,以此引申可断卦之吉凶。《彖传》系对每卦主旨的阐释,分为上部和下部。《观》是六十四卦第二十卦《风地观》,意为观下瞻上,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盥,古祭典前洗手谓之盥。荐,奉献酒食以祭。盥而不荐:祭前先洗手自洁,不必奉献酒食以祭。颙若:崇敬仰慕之貌。下观而化意为瞻仰了祭祀开头盛大的倾酒灌地的降神仪式,就可以不去看后面的献飨之礼了,因为这时心中已经充满了诚敬肃穆的情感。“颙孚下观”在《郾城县记》里为“歆格下临”。

穆清上处:穆清,指清和之气,谓太平祥和,穆如清风。上处(chù),出自《诗经·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意即上位,前列位置。

“仿佛钲帜”句:这是描绘祭祀景象。祭祀时香烟袅袅,隐约看到岳家军打着旌旗、敲击着乐器在行军,听着庄严肃穆的祭祀音乐。祭拜者通过感受这种氛围,就会对岳忠武王肃然起敬,接受教化,体会到天地正气在升腾。

孔惠孔时:出自《诗经·小雅·楚茨》:“孔惠孔时,维其尽之。”这是一首祭祖祀神的乐歌,意思是祭祀十分顺利而圆满,赖主人尽心恪守孝道。孔,甚,很。惠,顺利。时,善,好。

以旸以雨:出自《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旸(yáng),本意是指旭日初升,引申义为晴天。以,表示并列关系。本句指时晴时雨,晴雨适时,天气适宜,气候调和。

先民有作:出自《诗经·商颂·那》:“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是殷商后裔祭祀、追述殷商祖先的颂歌。这首诗是殷商后代祭祀先祖的颂歌,陈述音乐舞蹈之盛,以纪念其先祖。先民:古代贤人。有作,有所作为,指先民行止有法度。

王神乐胥:出自《诗经·小雅·桑扈》:“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乐胥,意为多么快乐。胥(xū),语助词。

“孔惠孔时”句:这句话是对颂词的总结,意思是祭祀十分顺利而圆满,天气适宜,贤人有作为,让岳忠武王的英灵可以快乐地享用祭祀香火。

《郾城县岳忠武庙碑》不仅记述了岳忠武庙的修建情况,还颂扬了岳飞的功绩,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之情。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全义 张丽霞 见习记者 李慧莹 通讯员 赵永胜

统筹 王辉

审读 王俊方

相关阅读:

讲好岳飞故事 弘扬岳飞精神——“岳飞与漯河”系列之十(上)


编辑: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