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名垂千秋 丹心照汗青——“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三(中)

2023-11-15 09:03:43

岳飞遇害后,家被查抄,岳家珍藏的诏诰文书等被官方没收。宰相秦桧兼领“监修国史”的职务,所有史馆中秉记事之笔者,非其弟子即其党羽,对岳飞的事迹并没有如实记载,故作曲笔、颠倒事实、虚构事端以相诬枉之处颇多。民间记载岳飞的史料,也因记录者或收藏者害怕受到牵连而被毁。岳飞平反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经岳飞儿子岳霖奏陈,南宋朝廷把岳飞生前写的奏章和宋高宗赵构写给他的御札全部发还。岳霖之子岳珂在著《鄂国金佗稡编》《鄂国金佗续编》时,对这些史料进行了收录,才使我们了解到真相。这些史料中,有郾城大战时岳飞的奏章和宋高宗的诏书、信札等,在陈金台版《郾城县记》里也有相关记载。记者对岳飞郾城大战的奏章整理如下:

《龙虎等军捷奏》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至天色昏黑,方始贼兵退。那夺到马二百余匹,委获大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注释:

此文出自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第十六《经进鄂王家集卷之七》,同时见于陈金台版《郾城县记》卷二十九,题为《岳鹏举奏郾城捷状一》。

“节度使”:中国古代官名,地方军政长官。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尤其对武将更是晋升的极致,礼遇优厚。

“开府仪同三司”:官职名,朝廷对有功大臣的重赐。《宋史·职官志八》载,“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

“宣抚使”:地方军事长官。

“营田大使”:官名,掌管军士屯田事务。

“招讨使”:《宋史·职官志七》:“招讨使,掌收招讨杀盗贼之事。”定位在宣抚使之下、制置使之上,军中急速事宜,待报不及,许以便宜行事。南宋统兵官员在对金作战时,常兼河南﹑河北﹑河东﹑陕西﹑京东等被金占领地区的招讨使,以示恢复之意。

“初八日”:即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第一次郾城大捷。

“四太子”:即金兀术。

“遣发”:派遣。

译文: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本月初八日,探得贼军首领金兀术、龙虎大王、盖天大王、韩常亲率一万五千余骑兵,各个衣甲鲜明,抄近路到达郾城县北二十余里。我立刻派遣背嵬军、游奕马迎战,在申时后与贼军展开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兵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尸体遍野,不计其数。直至天色昏黑时,贼军才开始退却。我们夺到战马二百余匹,实获胜捷。恭谨上奏,伏候敕旨。”

《郾城县北并垣曲县等捷奏》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初十日申时,据巡绰马报覆,有番贼马军一千余骑,径来侵犯郾城县北五里店,在后尘头不绝,不知数目。臣躬亲提领军马出城迎敌,遣差背嵬将官王刚等将带背嵬使臣五十余人骑前去探贼。据王刚等称,于五里店见贼摆一字阵,内见一名甲上着紫袍,认是头领。遂一齐入贼军,併手斫下上件头领,其余贼众一发退走。今于斫下尸首上并马鬃上,取到红漆牌子二个,上题写‘阿李朵孛堇’。追赶贼马二十余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注释:

此文出自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第十六《经进鄂王家集卷之七》,原为两部分,第二部分讲的是绍兴十年七月初二梁兴在黄河北绛州垣曲县打败金军的事情,因与郾城大捷无关,不再录。此文同时见于陈金台版《郾城县记》卷二十九,题为《岳鹏举奏郾城捷状二》,文后注为“按《忠武集》,此奏并及绛州垣曲县捷状,兹从删。”

“初十日”:即绍兴十年七月初十日。第二次郾城大捷。

“巡绰马”:巡侦敌情的骑兵。

“报覆”:即“报复”,报告,回复。

“五里店”:据考证,为今郾城区淞江街道五里岗社区。

“使臣”:宋朝称专管缉捕罪犯的武官。在此文中的意思是,把进犯的金军比喻为罪犯。

“併”:同“并”,合在一起。

译文: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本月初十日申时,据巡侦敌情的骑兵报告,有金军一千余骑兵径直来侵犯郾城县城北的五里店,其后尘土不绝,有大量后续部队,不知其数。我亲自带领军马出城迎战,派遣背嵬军将领王刚等带领背嵬军五十余骑前去侦察。据王刚等称,在五里店发现贼军摆成一字阵,其中有一人铠甲外罩着紫袍,认定他是一名头领。于是一起突入敌阵,合力砍杀这员将领,其余贼兵一齐退走。从砍杀的尸首和马鬃上,取到两个红漆牌子,上面题写‘阿李朵孛堇'。我军追赶贼骑兵二十余里。恭谨上奏,伏候敕旨。”

《小商桥捷奏》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十四日,本司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申:‘今月十三日,统率背嵬、游奕并诸军人马,起发前来小商桥北一带,至临颍县,措置掩杀金贼。于今月十四日天明,据绰路马报,临颍县南逢金贼,绰路马遂追赶过县三十余里,杀死贼兵不知数目,其贼望颍昌府、尉氏县路前去。委获胜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注释:

此文出自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第十六《经进鄂王家集卷之七》。绍兴十年七月十三日,杨再兴战死小商桥。当晚,从颍昌府(今许昌)赶来救援的张宪到达小商桥,于十四日清晨向金军发动攻击,一举击溃金军。此文内容为张宪向岳飞写的捷报,岳飞上报朝廷。

译文: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本月十四日,本司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汇报:‘本月十三日,统率背嵬军、游奕军及诸军人马,出发来到小商桥北一带,到了临颍县,部署如何掩杀贼军。本月十四日天明,据巡哨骑兵报告,在临颍县南遭遇贼军,巡哨骑兵追赶过县三十余里,杀死贼兵不知数目,贼军向颍昌府、尉氏县方向退去。实获胜捷。’恭谨上奏,伏候敕旨。”

《王贵颍昌捷奏》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十五日,据本司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王贵申:‘依准指挥,统率诸军人马,于颍昌府屯驻。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及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直抵颍昌府西门外摆列。贵遂令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贵亲统中军、游奕军人马,并机宜岳云将带到背嵬军出城迎战。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千余人,重伤番贼不知数目。其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甲等不计其数,见行根刷,续具数目供申次。委是大获胜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注释:

此文出自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第十六《经进鄂王家集卷之七》,所述内容为郾城大战时颍昌大捷。郾城大战时,王贵带领主力部队驻扎在颍昌,岳飞亲率轻骑兵驻守郾城。

“万户”“千户”:均为官职名。

“机宜”: 军职差遣名,掌草拟机密文书。

“岳云将带到背嵬军”:郾城两次大捷后,岳飞预判金兀术多次失败后,必会攻击颍昌,当即派遣岳云带领背嵬军前去颍昌支援王贵。《宋史·岳飞传》记载:“方郾城再捷,飞谓云曰:‘贼屡败,必还攻颍昌,汝宜速援王贵。’”

译文: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本月十五日,据本司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王贵报告:‘依照指挥,我统率诸军人马于颍昌府驻扎。本月十四日辰时后,有金军四太子、镇国大王及昭武大将军韩常及万户四人,亲领金兵三万余骑,直抵颍昌府西门外列阵。我于是命令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统制胡清守城。自己亲率中军、游奕军和机宜岳云带来的背嵬军出城迎战。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千余人,重伤贼兵不知数目。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械、铠甲等不计其数,现正进行详细统计,后续提交数目供申报。实是大获全胜。’恭谨上奏,伏候敕旨。”

《临颍捷奏》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据本司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申:‘今月十八日,到临颍县东北,逢金贼马军约五千骑。分遣统制徐庆、李山、寇成、傅选等马军一布向前,入阵与贼战斗,其贼败走,追赶十五余里。杀死贼兵横尸满野,夺到器甲等无数,轻骑牵到马一百余匹,委是大获胜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注释:

此文出自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第十六《经进鄂王家集卷之七》,所述内容为第二次临颍大捷。

译文: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据本司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报告:‘本月十八日,到达临颍县东北,遇到金军约五千骑兵。我分别派遣统制徐庆、李山、寇成、傅选等马军一拥向前,入阵与贼兵战斗,贼军败走,我军追赶十五余里。杀死贼兵横尸遍野,夺到器械、铠甲等战利品无数,骑兵还俘获战马一百余匹,实是大获胜捷。’恭谨上奏,伏候敕旨。”

综上所述,郾城大战实际上由五次战役组成,即两次郾城大战、两次临颍大战和一次颍昌大战。岳飞把每次战役情况都及时写了奏章向朝廷报捷。岳飞在打仗时谋定而后动,有胜无败,使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全义

见习记者 李慧莹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王辉

相关阅读:

讲好岳飞故事 弘扬岳飞精神——“岳飞与漯河”系列之十(上)

精忠昭日月 英名耀千秋——“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一(上)

精忠昭日月 英名耀千秋——“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一(中)

精忠昭日月 英名耀千秋——“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一(下)

忠武百世敬 英烈万古颂——“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二(上)

忠武百世敬 英烈万古颂——“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二(中)

忠武百世敬 英烈万古颂——“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二(下)

英名垂千秋 丹心照汗青——“岳飞与漯河”系列报道续三(上)

编辑: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