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湖畔故事多 岳飞精神传千古——“岳飞与漯河”系列之七

2023-04-20 09:40:53

“说起岳飞在西营村的故事,一天一夜也说不完。”近日,郾城区孟庙镇西营村党支部书记刘少华告诉记者,西营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的村子,据传因岳飞指挥郾城大战时在此设立西大营而得名。


村史馆

在西营村村口,一幅巨大的以“郾城大捷”为主题的彩色墙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边的墙上还有《满江红》词作。”谈起岳飞,村民给记者当起了向导。

西营村因郾城大战得名的地方不少,有饮马湖、点将台、演兵场、运粮埠、粮草庾等,当地村民耳熟能详。“走,我们一起去村史馆,那里记录了很多岳飞的故事。”在刘少华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一座中式小院落。

大门口,一块“西营村心意六合拳培训基地”牌匾映入眼帘。“相传心意六合拳为岳飞所创。村民农闲时会来这里练拳。”刘少华说。

院内东侧墙上有“传承忠孝文化、弘扬岳飞精神”主题墙绘,包括岳飞生平、岳母刺字、岳飞治军品行、《满江红》词作、岳飞精神等;西侧墙上则是郾城大捷的历史背景、战役经过、影响及意义等。一套仿制的刀枪剑戟置于院中,几面旗幡迎风飘扬,给人一种肃穆之感。

村史馆门口挂着一副“百善之行孝为先,万事之理和为贵”对联。进入室内,一幅岳飞佩刀站立的画像栩栩如生。馆内以白色为主色调,令人耳目一新,墙壁上的展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西营村和岳飞的故事。一张张泛黄的图片和一个个即将消失的遗迹,将记者带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古战场。

饮马湖

西营村南边有一个湖,东西长300多米,南北宽约50米,水深5米左右。岸边海棠花开、绿草茵茵,栈道上几个人怡然自得地垂钓。“前辈传下的故事里,这里曾是岳飞驻军时战马饮水的地方,叫饮马湖。”刘少华告诉记者,“饮马湖作为西营村与岳飞有关的一大景点,早已声名远扬。这里是古柳河河道遗址,我们就着这个地势,将其改造成了村民游玩的地方。”

相传公元1140年郾城大战时,岳飞带领少量精锐骑兵,趁拂晓之际渡过沙河,一举突破金军防线。金军顽强抵抗,并派5000名兵士增援。岳家军不畏强敌,以一敌十,奋勇前进。金兵被迫向北逃跑,岳云等乘胜追击。时值夏季,天气炎热,人疲马渴,不少战马卧地不起,再难续战。

正当岳家军为战马干渴而焦急时,一个30亩左右的湖泊出现在眼前。清澈的湖水让骏马消了暑气,也让将士精神大振。岳飞看到该地处南北要冲,南可直达沙南老营,北可威胁临颍,加上柳河可以运粮,又能解决水源问题,就在此设立了三个大营。这个湖泊就成为三个大营的饮马之处。后人为了纪念岳家军抗金壮举,把这个湖泊改名为饮马湖。

运粮埠

饮马湖北岸中间靠西有一个运粮埠,是岳家军粮草装卸之地。该埠口长100米,可停靠万斤粮船,从岸上到水边有砖砌的阶梯相连,方便军士装卸粮草。

南宋时期,柳河水量很大,并与颍河相连,便于舟楫穿行。直到20世纪初,柳河还可通航,岳家军遗留的埠口还在使用。

20世纪50年代,郾城大规模对柳河清污,发现多批次大船遗物。这证明了柳河航运曾经有多么发达。

岳飞在西营村建立大营后,为解决粮草问题,命令牛皋从江苏、浙江等地督运粮草,通过运河、颍河、柳河直达西营村,并在饮马湖北岸修建埠口,便于装卸粮草。周边的村民主动捐献砖块,军民合力建成一个岸上铺砖、阶梯砖砌的运粮码头,确保岳家军粮草供应及时。

近年来,由于柳河水量急剧减少,加上铁路、公路等交通逐渐发达,柳河帆影渐渐消失在时光里。曾为岳家军粮草供应作出巨大贡献的运粮埠,也湮没在历史中。

粮草庾

“运粮埠东北角还有一个岳家军露天堆放粮草的地方,叫粮草庾。”据刘少华介绍,粮草庾占地约5亩,与运粮埠紧挨着,互为一体,构成了岳家军西大营、后营和东大营的后勤保障系统。相传,粮草庾大门朝南,有正堂三间,是庾吏居住、议事的地方,又叫庾司。两厢各有三间偏房,东侧厢房为工作人员居住、办公之地,西侧厢房为看守粮草兵士居所。大门右侧为庾秉亭,里面放置着称粮食和分粮食的器具。

粮草庾储存了大量的粮草,最大储存量可达1万石,为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岳家军离开后,粮草庾又被历代地方官员看重,成为地方政府储存物资的重要地方。1930年中原大战时,粮草庾被军阀樊钟秀征用囤积粮草、器械。后来,樊钟秀被蒋介石炸死,樊部溃败。蒋军何成浚率部队占领粮草庾,为泄愤,放火烧毁了粮草庾。从此,粮草庾灰飞烟灭。

点将台

“村南边300米处,现存有一个土台,有一米多高。这是岳飞选拔郾城大战先锋官的地方,我们叫它点将台。”刘少华说。相传,郾城大战时,岳家军在附近驻扎,直接威胁到驻扎在临颍和颍昌的金军。金兀术自恃兵强马壮,亲率十万大军向郾城扑来,想趁岳家军立足未稳将其消灭。

为打好郾城保卫战,岳飞命令岳云带兵垒土,在饮马湖南岸设立点将台,公开选拔抗金先锋官。民间传说,建成的点将台高6尺,长、宽各3丈多,上面放擂鼓一面,悬挂锦旗一面。岳飞亲自担任主考官。听说要选先锋官,岳家军将领个个摩拳擦掌,纷纷上台展示十八般武艺,前来参加的有董先、孟邦杰、张显、王贵、梁兴、吉青、杨再兴、张用等。比武时,台上旌旗猎猎,战鼓紧擂,比武者尽显英雄本色;台下人头攒动,欢呼声声,观看者跃跃欲试。最后,杨再兴一杆铁枪力战群雄,获得比武第一名,被岳飞亲自点名为抗金先锋官。

演兵场

点将台正南面,有一片空地,是岳家军操练的地方,称为演兵场,又名教场。相传岳家军入驻西营村后,为便于操练兵士,也为了训练时不打扰村民,岳飞命令手下在村南空地修建演兵场。据老一辈人讲,演兵场长90丈、宽60丈,主要训练科目有队列(阵法)、格斗与摔跤、弓箭、举重、马术、盾牌术、战车术等,主要训练器械有刀、枪、箭、弓、盾牌、石锁等。岳家军破解金兀术“铁浮屠”“拐子马”战术,就是在这里演练出来的。

在后来的五里店遭遇战、小商桥遭遇战和攻打临颍及颍昌时,岳云和张宪分别带领手持“钩镰枪”“藤牌”的背嵬军和游奕军,多次破解金军阵法,为取得郾城大捷、夺取颍昌府立下了大功。

放马坡

西营村北边,是一片坡地,被当地人称为放马坡,也称军马场。相传,这是岳家军西大营、后营、东大营骑兵军马放养之处。霍坚拦马的故事就发生在此。

当时,霍坚是岳家军军马场的主管,官职是都训练。郾城大战爆发时,岳家军只有1万多人,金军却有10万之众,更重要的是金军还使用了“铁浮屠”和“拐子马”,战局对岳家军极其不利。岳飞唯恐战役失利,亲率40余骑兵准备突入阵中。霍坚一向尊崇岳飞,害怕岳飞出现闪失,猛然上前拦住战马,并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拒敌?”岳飞心急火燎,狠心用马鞭猛抽霍坚的手说:“非尔所知!”岳飞趁霍坚收手之机,策马飞驰,杀入战场。宋兵看到岳飞,士气大振,全力死战,以一当十,战到天黑,杀得金兵尸横遍野。金兀术全军溃败逃走,岳家军取得了郾城大战的胜利。

岳王祠

“听老人们讲,这里曾经还有一座岳王祠。”村民们说,岳飞取得郾城大捷、颍昌大捷、朱仙镇大捷,振奋了中原人的士气。宋高宗却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了岳飞父子和岳家军众多将领,解散了岳家军。

在西营村留守和养伤的岳家军兵士深感悲痛和愤懑。他们难以再随岳飞征战,报国之志再无施展之处,于是就地解甲归田,改姓为“应”。为纪念岳家军,他们与当地应氏族人一起把村名改为西营、后营、东营,并在原点将台上建岳王祠,以纪念岳飞父子。

岳王祠坐北朝南,东西宽6丈,南北长10丈,建筑格局为传统的四合院,前后两进院落。前院进门是山门,山门两边是钟楼、鼓楼,院子两侧厢房为道士和香客居所。穿过二门,便是后院,院子中间有巨大的香炉,正面是大殿,供奉着岳飞塑像。两厢偏殿供奉着岳云、张宪、杨再兴、董先、王贵、牛皋等诸将塑像。

岳王祠建筑气势恢宏,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风格。岳王祠内除了岳家军诸将塑像外,墙壁上以彩绘形式讲述岳家军大战金兵的故事,精美绝伦。院内一棵白果树遮天蔽日、粗壮苍劲,六七个成年人手臂相连方能围住。山门朝南,石阶通向官道,石阶与官道交会处,南置下轿石,北立拴马桩。历代过往岳王祠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岳飞的尊崇。

1930年中原大战时,为抵抗驻守漯河的蒋军何成浚部的进攻,占据西营村的樊钟秀部下拆掉岳王祠,用岳王祠的砖木构筑工事。岳王祠就此彻底消失。

在岳飞精神的熏陶下,如今的西营村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了特色乡村文化墙,一墙一景,并聘请专业设计人员美化沿街门店,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建设风景秀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1年,西营村成功入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名单,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全义 张丽霞 见习记者 李慧莹

图、视频/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丽霞 见习记者 李慧莹

统筹 王辉

审读 王俊方

相关阅读:

郾城大捷传青史 家国情怀贯古今——“岳飞与漯河”系列之一(上)

郾城大捷传青史 家国情怀贯古今——“岳飞与漯河”系列之一(下)

小商河上英名扬 忠烈浩气万古存——“岳飞与漯河”系列之二(上)

小商河上英名扬 忠烈浩气万古存——“岳飞与漯河”系列之二(下)

感受武穆遗风 展现非遗魅力——“岳飞与漯河”系列之三

从战刀到菜刀 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岳飞与漯河”系列之四

神秘太子墓 见证郾城大战——“岳飞与漯河”系列之五

村名背后的故事——“岳飞与漯河”系列之六

编辑:王培